王伟这个在中国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在江苏江阴当地算得上是个小小的名人。
1993年,17岁的王伟初中才毕业,就以江阴状元的成绩直接上了大学,学习外贸专业,开始了与外贸的缘分。“10年前正是我们公司筹建的时候,那时的我没有启动资金,空怀着一份做外贸的理想。”其实2002年的王伟已经有所积累,他已经在几家外贸企业打拼了5年,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那时的王伟便已经为自己的江阴嘉祥外贸有限公司设定好经营目标做小众、高端的服装外贸生意。
“当时国内的服装外贸企业正在急速发展,但服装产品同质化的趋向严重。国企改制的大型服装贸易企业规模很大,它们不害怕同质化,但我们不行,走规模这条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2003年的“非典”给正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的王伟带来了机会。
受“非典”的影响,每年很多固定来中国的采购商取消了他们的采购行程,订货更多通过熟人下单。“一家澳大利亚客户找到了我,他是之前我在外贸公司时认识的。他过去对我比较信任,听说我出来自己做,就很爽快地决定和我合作,并一次性预付了5万美元的订金。”
江阴嘉祥就从那5万美元起步,到2006年已经做到了400万~500万美元的资本积累。“初期的积累是艰难的,在大型企业中寻找自己的生意并不是很容易。但从2006年开始,公司发现,质变的时机到来了。”
王伟回忆,2006年,国内服装企业的产品同质化遇到了瓶颈,中小客户的利润受到中间商的挤压而苦不堪言。
王伟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要为全球小众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的服装服务。此时的江阴嘉祥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他们积累了生产、技术、客户沟通、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上的人才和经验。于是,公司的业务开始了“井喷”。
从2008年到现在,在整体外贸形势不断波动的大环境中,王伟的公司的利润保持着每年翻一番的成长速度,净利润率维持在10%~15%之间。
这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仅人工成本一项的上涨,就拖了不少服装外贸企业的后腿。但在王伟看来,人力资源本应是当下中国服装(000902,股吧)的优势:“我们的服装外贸发展了这么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我们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产业工人,这不应该是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的财富。那些低成本市场做不来的订单才应是我们的核心订单。”
王伟拿出一件高级女装说:“别家类似的产品卖20~40美元,我们公司则卖到299美元甚至499美元。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工人平均年龄在40~45岁之间,他们相当于客户的私人裁缝,产品的附加值可想而知。”
展望了企业和产业的未来,王伟表示:“未来服装外贸的趋势是D2C(Designer-to-Customer,即设计师对客户),尽量取消中间环节,这样才能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