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结合市场需求绽放设计光芒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潮流服饰 发布时间:2016-05-28
资讯导读: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纺传媒控股有限公司主办,《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江苏常熟服装城集团有限公司、常熟市节庆会展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迎来第八度花开。最终,22号选手胡欣逸捧得金奖,9号选手张馨翌获得银奖及最佳工艺制作奖,17号选手许晨名列铜奖之位。

结合市场需求绽放设计光芒

第八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圆满落幕

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董笑妍/文 张彦山/摄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纺传媒控股有限公司主办,《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江苏常熟服装城集团有限公司、常熟市节庆会展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迎来第八度花开。最终,22号选手胡欣逸捧得金奖,9号选手张馨翌获得银奖及最佳工艺制作奖,17号选手许晨名列铜奖之位。

  连续八年持续举办,使大赛在组织赛事权威性、选手参赛积极度、评审团队专业度等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更使得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赢得了“最具影响力的时尚设计大赛”的美誉,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设计走上快速健康发展路,更成为了大赛的肩头重任。

八年历程始终聚焦人才

  作为全国顶尖的专业设计赛事,第八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从两千份报名参赛作品中遴选出的23位选手进行各个奖项的角逐。此次总决赛意义非凡,不仅诞生了金奖作品胡欣逸的《EVOLUTION》,为大赛的第八次亮相画下圆满句号,更是首度为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华彩启幕。

  作为历年最受关注的设计赛事,第八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决赛现场嘉宾云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原会长杜钰洲,副会长、中纺联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中纺联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副主席、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副主席张肇达,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都市处处长张铭,中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中纺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晋等领导,及常熟市副市长朱亚辉,常熟服装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陆建达,常熟服装城管委会副主任邓运华,管委会经发局局长顾辛辛,常熟市节庆会展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洪兴等领导及嘉宾出席本届大赛决赛,为选手们助威,并见证了大奖的诞生。

  集聚新锐力量,关注人才培养

  70分钟内,精彩演绎伴随着激烈竞争。经过评委们的紧张评选,最终22号选手胡欣逸捧得金奖,9号选手张馨翌获得银奖及最佳工艺制作奖,17号选手许晨名列铜奖之位,另有10位选手获得优秀奖。此外,此次组委会根据大赛举办八年来合作院校的来稿量、入围量以及对参赛的组织力度,评选出12个院校并为他们颁发了“最佳合作院校奖”,他们是北京服装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江西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厦门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法艾蒙时尚教育国际学校。

  决赛之夜,751罐内座无虚席,经过半年酝酿的精彩作品集中亮相。23份设计作品次第登场,围绕“时间”这一大赛主题,选手们以时间为轴,以设计为媒,展示了自己对主题的理解。有的作品闲雅从容,有的作品活泼跳脱,还有的作品实穿内敛??无一不展示了设计者的深厚功力。

  大赛现场,观众席上闪光灯频频亮起,更有人在朋友圈全程“直播”, 给不能走进现场的人们带来“福利”——全国顶尖设计新生代对休闲装流行趋势的锐意解读。

  尽管最终的金银铜奖是属于少数人的,但选手们纷纷表示从最初的创意构思、设计画稿,到制作成衣、不断修改,赛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次成长,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感谢大赛组委会的精心帮扶,也欣慰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持续八年发力,打造品牌赛事

  本届大赛依旧请出了豪华的评委团阵容,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当岐任评委团主席,中国时装设计界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北京玫瑰黛薇服装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薇,中法艾蒙时尚教育国际校长Heiko,2015“金顶奖”提名设计师、2014及2015年度最佳男装设计师刘勇,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邹游担任评委。经过精彩而热烈的现场展示和评审团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审,大奖最终花落各家。

  据悉,大赛自去年12月1日启动,今年3月20日截稿,共征集到了全国128所大专类院校、20余所国际院校及设计机构的两千余份作品。“八年了,常熟大赛真的挖掘出一大批人才。”到场嘉宾们回顾起常熟大赛走过的八年时光,不禁感慨起来。有的参赛者走进知名企业担任要职,有的参赛者拥有了梦想中的设计工作室,更有能力出众的参赛者为人师表向更多年轻人传递设计经验。

  纵观当前国内专业设计赛事,能够连续多年举办并深受关注的赛事已经为数不多,而能够专注于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的大赛更屈指可数,在打造这样一个平台的过程如果没有情怀的支撑恐怕难以做到。作为本项大赛的冠名单位,常熟——著名的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不仅具有雄厚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和服饰文化底蕴,集聚了很多国内外知名的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和大量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更将人才战略视为稳固发展的根基,当地政府极为重视。也正因此,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才会应运而生,如今历时八年,大赛不仅为常熟发掘了大量优秀设计人才,更是肩负起了为全国纺织服装行业输送人才的重任。

第八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获奖名单

奖项序号姓名作品名金奖22胡欣逸EVOLUTION银奖9张馨翌简型铜奖17许晨搜索最佳工艺制作奖9张馨翌简型最佳面料应用奖空缺最佳服饰搭配奖空缺优秀奖 10王 月折韵8郭思雨空号3任锦卉穿行11陈勇兴老炮儿4赵文瀚惘21冯云刚云游2宋祖耀YOUNG14张延龙老爸的西装7罗 波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15秦 铭E时光


“十三五”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建设纺织强国的决胜阶段,创意推动越发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而作为已经成功举办八届的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成为行业内最著名的设计赛事之一,2016年更是大赛发挥其重要影响力的关键时期。

高端视点

  专注打造大赛实际影响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纺联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开幕之际,第八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在北京隆重举行。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更是大赛发挥其重要影响力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纺织行业建设纺织强国的决胜阶段,全行业都在坚持以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的原则积极抓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加快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强国地位。

  常熟是著名的纺织产业集群地,拥有产值过千亿的纺织服装产业,还拥有销售额过千亿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中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常熟将发展自主品牌、提升创业设计能力作为集群提升的重要手段,建设完善产业服务平台,推进产业升级。

  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打造出了实际的影响力,成为了行业最受瞩目的品牌赛事,吸引了中国设计精英的关注,借助大赛的平台孕育出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人才,为常熟、为全国的纺织服装产业服务,为产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我希望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设计师的参与下,能够越办越好,成为推动设计人才成长、服务产业的重要平台。

  常熟产业发展的创意引擎

  常熟市副市长朱亚辉

  近年来,常熟全力以赴稳增长、谋转型、为民生,实现了既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着力探索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巩固了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常熟是国家纺织产业基地、休闲服装名城,纺织产业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现有纺织服装生产企业3500多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600多家,特别是羽绒服和男装产量已经位列全国第一。

  常熟服装城依托常熟雄厚的服装产业基础,经过三十年不懈的努力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五大纺织产业集群地,市场销售额连续4年突破千亿元,保证了常熟的服装产业、服装贸易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产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的展示平台,常熟服装服饰博览会自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经过17年的发展,成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盛会,成为了服装品牌推广、创新展现、资源分享和产业交流的重要平台,未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展会发展的要求和定位,展会将在市场运作、商业化转型、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崭新成果。

  而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作为同期举办的设计类赛事,发挥着中国休闲装发展风向标的作用,同时也是常熟服装服饰博览会的重要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的形式,为推动常熟乃至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赛经过八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设计精英争锋对决的擂台,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打开了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通道,同时也为常熟纺织服装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向设计新秀抛出橄榄枝

  常熟服装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陆建达

  常熟服装城一直致力于为设计新秀搭建成长的平台。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历经八年,已成为行业内设计精英对决的顶级擂台,为年轻设计师成长以及为行业输送设计人才创造了一个专属的平台。大赛向心存梦想的设计者伸出了橄榄枝,让更多富有创意、梦想、设计、激情的优秀人才抓住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第八届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更加推崇原创设计,在作品审查阶段严格把关,绝不姑息抄袭现象,力争挖掘精英新秀,为国内、国际创意人才与企业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打造了“中国纺织看常熟,常熟服饰迈世界”的新愿景,夯实了常熟服装专业市场的引领地位。

  希望各位设计师继续踊跃参加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并在创意引领、市场对接、品牌孵化等各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常熟服装城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建成了包括公共交易、试验检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会展等多项功能的服务平台,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业态格局,商品涵盖服装、布匹、装饰面料、皮革、鞋业、小商品、五金等十多个大类。先后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男装中心”、“中国女装中心”、“中国童装中心”等六大中心称号,并成为国家4A级购物旅游景区、中国特色商业街区、中国特色示范商圈、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市场商圈。

  评委点评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当岐

  专注、试错、用心

  通过本届大赛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出参赛选手正在日渐成熟,在对造型、色彩、主题的把控上体现出了相当的功力。我希望设计师们尤其是在校学生们,能够多来参加此类大赛。参赛的目的并不一定是得奖,学生们可以在参赛过程中不断试错,找出自己在设计中存在的种种毛病,就像一棵小树只有不断裁去旁逸斜出的枝桠,才能茁壮成长。

  同时,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减法和控制,每个选手在参赛之初都有很多想法,但真正的设计需要专注于一个主题,在设计过程中考量何为主与次,在表达中精准控制,这正是选手们现在最需要掌握的能力。

  此外,从设计图到制作成衣是一道门槛,将设计构思变做成品需要诸多考量,如工艺手段、材料选择,这是设计师市场化的重要阶段,需要选手付出最认真的态度和大量的思考尝试,才能达到满意的完成度。

  其实,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能学到的非常之多,所以要积极参加、用心完成。

  中法艾蒙时尚教育国际校长 Heiko Michael Buerger

  设计应不断尝试多种可能性

  综合多年的评审经历,我发现每一届大赛的水准都在提高,今年的作品更是在面料再造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20余份作品中,三分之一的作品很有意思,不再专注于打造大廓型,而是着重体现面料再造的价值。还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技巧巧妙,对服装的各项工艺进行了再思考,延伸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细节。

  此外,在用色上也更加大胆,很多作品不再延用保险的黑白灰,而是考虑到了流行色的搭配,这点很重要,但希望选手们可以有更多的色彩尝试,除了蓝和黄这种较为常见的撞色外,还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北京玫瑰黛薇服装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刘薇

  细节体现设计功力

  本届大赛的评审中,我比较重视两个方面,一是选手对当下流行趋势的解读。不仅是服装行业,甚至连设计大赛中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大量参赛作品也趋同。这时就需要评委从专业角度选择真正切合当下服装潮流的用心之作。

  同时,细节的呈现在最终成衣制作上也显得尤为重要,从细节中可以解读选手的设计成熟度,有的选手想法过于复杂,试图将所有元素累加,使得作品最终“很沉重”,这并不是成熟的表现。其实,如何将一个创意元素、亮点贯穿整个系列设计,才是真正见功底的地方。

  2015“金顶奖”提名设计师、2014及2015年度最佳男装设计师 刘勇

  把握流行大势更显成熟功力

  切合当下市场,是本次评审团打分的重要依据,选手应该切实根据当下的服装廓形趋势而设计,而不是想当然。在校学生应该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为自己的设计甚至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定位,随后根据这一定位深入市场了解当下廓形特征,从而指导自己的设计作品完成。

  此外,作品应从命题、贯穿元素、廓形设计到成衣制作具有连贯性,贯穿元素的表达与廓形要有逻辑性并契合市场要求,而在成衣制作环节的面料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廓形表达和当下流行。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成熟的、符合评委和大赛要求的作品。从今年的20余套作品呈现来看,选手们更好地把握住了这一主流。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邹游

  收放自如才是设计的境界

  大赛的主题“时间”有着让选手开拓思路之意,但较为宽泛的主题并不一定容易解读,因此从设计到成衣,选手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有很多。

  独特不等于夸张、创意也不等于不实穿,发散的思维最终需要收束成一股力量,这便是设计类大赛的意义所在。真正好的设计作品可以在创意与市场化之间游刃有余地把握尺度,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自身多年的设计经验,把这样的作品挑选出来。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