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乱世”独守偏强格局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3-06-28
资讯导读:生意社6月27日讯 美联储率先吹响全球货币紧缩的“号角”,不但引起海外金融市场出现“强地震”,继而也导致上周以来国内股市与

生意社6月27日讯 美联储率先吹响全球货币紧缩的“号角”,不但引起海外金融市场出现“强地震”,继而也导致上周以来国内股市与商品市场遭遇了流动性衰竭的“大海啸”。覆巢之下,期指与多数商品均未能保全“性命”。尽管“生逢乱世”,但凭借不断好转的供需预期以及收储政策庇佑,郑棉期货却有望“处变不惊,稳如泰山”。

国内植棉面积趋于萎缩

今年中国棉花主产区播种面积萎缩情况较为严峻。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6月初展开的棉花实播面积调查来看,尽管西北内陆地区棉花实播面积为3229.2万亩,同比增加4.8%,较3月份的意向调查结果扩大了2.5个百分点,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棉花实播面积却分别同比下降6.5%和11.3%,降至1615.5万亩和2168.7万亩,降幅分别较3月份的意向调查结果扩大了1.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综合来看,整体降幅在3.3%,较3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由于其他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较高,植棉收益一直处于劣势,导致棉农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

此外,本年度北半球棉花种植面积跌破过去十年4.53亿亩的平均值,棉花减产的趋势不但会在本年度体现(缩减140万吨),而且下年度的产量更会进一步扩大至2500万吨。供应端压力由强转弱,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棉市供需环境偏弱的局面。

需求持续改善,工业库存偏低

扭转供需结构不单单由供应端减产主导,终端需求复苏逐渐转强也给棉价提供了有利保障。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同比分别增加5.28%和5.16%,而去年9月至今年5月期间,国内纺织品和服装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速更是高达7.73%和14.46%,表明外部消费复苏较为乐观并积极拉动国内用棉企业需求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稳步抬升的国内需求量与持续萎缩的进口外棉形成反差。今年1—5月国内累计进口棉花214.18万吨,同比减少16.9%,导致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整体偏低。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6月中旬,被抽样调查棉企平均库存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使用天数约为34.8天,同比减少1.2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减少2.9天。而据此推算,目前全国棉花工业库存为74.2万吨,同比减少5.9%,比近三年平均库存减少22.3%。

搭配抛储难解现货棉紧张局面

当下90%的现货棉花资源通过收储进入国库系统,导致可供期货交割的棉花资源较为有限。尽管储备棉出库成交率自5月以来企稳回升,但截至目前却始终未能突破30%水平。其中国产棉价格偏高导致实际成交率一直徘徊在22%上下,而进口棉物美价廉致使成交率始终高达85%以上。

内外棉搭配抛储的政策导致综合成交情况并不理想,进而难以缓解用棉企业的需求“干渴”处境。

持续偏强的供需结构支撑着郑棉在疲弱的经济环境下始终保持“迎狂风而不低头”的傲人姿态,并在工业品与期指相继陷落,农产品(000061,股吧)又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独领风骚”,为企业套保提供了一个平稳的价格区间。笔者认为,郑棉1401合约区间振荡的格局将难以打破,期价有望围绕20000元/吨一线展开波动。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来源: 期货日报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