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讯 邻国用工成本低于国内欧美企业转移阵地
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导致服装外需持续疲软,企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订单转移迹象日趋明显。目前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用工成本只相当于中国的38%,原料成本相当于70%,纺织服装出口报价比中国大陆低10%。
近年来,迫于综合要素成本攀升,中国大陆纺织行业多年累积的加工优势逐渐削弱,一些中国大陆国内生产企业开始将生产线外迁,体育用品巨头耐克、阿迪达斯也相继关闭在中国大陆的工厂,海外订单开始转移到上述生产成本较为低廉的国家。
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棉价差距致使企业用国内棉成本过高,造成中国棉纺产业链竞争力严重下降,成为困扰纺织企业的瓶颈。2011年9月以来,国际棉花价格震荡下跌,与国内市场价差不断拉大。国内新一轮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即将启动,内外棉价差问题仍将存在。
库存压力不减
不断增高的库存也使企业生存压力明显上升。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纺织服装业已公布的8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库存合计高达671.66亿元(人民币,下同)。此外,2012年以来来自欧美的贸易摩擦也频频掣肘中国大陆服装出口。
亟需政策引导
为应对外贸下滑风险,中国国务院于9月12日讨论通过《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推出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山东省政府于日前也发布通知,推出十条措施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促进外经贸发展。
尽管有关政策比较及时“给力”,但要扭转服装出口下降局面关键还要靠企业自救。有关企业应当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在增强开拓市场能力的同时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及时掌握国际贸易新规则,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来源: 中国纺织网
资讯排行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同心织锦绣,携手向未来!孙瑞哲会长在海峡两岸纺织业合作研讨会上致开幕辞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