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湖南纺织行业产值、出口交货值、销售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呈现出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出口形势严峻、内销市场疲软的态势。湖南纺织企业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自主品牌建设等方式“苦练内功”,在逆境中开拓市场,寻找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在困境中奋力“突围”。
企业生存发展受制
据统计,今年1~6月,湖南纺织439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46.21亿元,同比增长7.3%,完成销售收入336.03%,同比增长6.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4.2%,增速回落了27.7个百分点。
上半年,纺织品出口受阻,内需低迷,特别是欧洲订单明显减少,纺织企业很难接到大单。不少外贸企业订单小,交货期短,还有的外商要求打折,导致企业利润十分微薄甚至倒挂。比如湖南最大的棉纺龙头企业东信集团上半年订单就下降了30%左右。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影响还将延续下去。
棉纺行业原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特别是国内棉花价格高于国际棉价,国内外棉价严重倒挂,成为纺织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棉纺织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以及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国内外棉花价差拉大,一些外单流向东南亚等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
目前,国内外棉价每吨差价已经超过5000元,创下了历史新高。甚至出现了从东南亚进口的棉纱比国内的棉花价格还要低廉的无奈境况,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几乎丧失了竞争力。另一方面,国际棉价的低价位也将引起国内棉价的下滑,企业买入即亏,使得棉纺企业不敢下单,越买越亏、越做越亏。
由于产品积压严重,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如湖南杰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产品压库量已达3个月的正常生产量,沉淀资金超亿元,危及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只好采取限产措施,每周缩减2天生产时间,而且关停了20%的机台,每月减产30%。如果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变,将会造成企业巨额亏损,一部分职工将面临再次失业。
目前,新一代农民工的就业取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纺织业是其中的典型。调查显示,去年纺织业工资平均涨幅在15%以上,但8成以上的企业依然存在用工短缺情况。据东信集团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能源、运输和财务成本比过去上涨了10%。
融资难、融资贵、税赋重严重制约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据反映,有近4成的企业融资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贷款利率高,加上部分银行变相收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