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温州民营鞋企步入行业发展怪圈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服饰频道 发布时间:2011-09-29
资讯导读:温州正得利鞋业老板沈某从温州市区顺锦大厦22楼跳下身亡,而他的死亡也和高利贷危机有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9月29日报道,9月27日下


温州正得利鞋业老板沈某从温州市区顺锦大厦22楼跳下身亡,而他的死亡也和高利贷危机有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9月29日报道,9月27日下午1点多,温州正得利鞋业老板沈某从温州市区顺锦大厦22楼跳下身亡,而他的死亡也和高利贷危机有关。温州鞋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谢榕芳表示,沈某是借民间资本还银行贷款,希望银行在收贷后继续放贷,结果银行并未同意,迫于压力而跳楼。目前该企业银行贷款近1亿元。

“昨天我们去温州调研了,情况远比媒体报道的还严重。跳楼的你知道,没跳的你知道么?爆出来的都是在当地比较知名的企业,甚至可以说是龙头企业。但很多规模更小的企业很久之前就已经陷入困境。”浙江省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骅表示。

在蔡骅看来,温州整个民营企业群体都正在经历着寒冬。

“只能看谁更经冻,最后不被冻死。”蔡骅叹息,“并不只是发生在鞋企。在我看来,一切产能过剩、利润率低又资金要求高的企业都会或多或少的卷进风暴。”

温州鞋企寒冬

中国鞋业出口量目前已经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65%,出口市场包括欧美、俄罗斯、日本等。温州与晋江被称为“中国鞋都”。

然而,温州这种低成本、低价打市场模式被欧盟所拒绝。欧盟认为中国鞋业在低价倾销,便在2006年开始对华出口皮鞋征收高达16.5%的高额反倾销税。直至今年4月1日起才正式取消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高额反倾销税。而已然处在第二轮金融危机的温州中小鞋企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从2006年至2010年底,因欧盟的反倾销关税实施,中国出口欧洲的皮鞋销售额下滑20%,直接导致20000人失业。一边订单下滑,一边成本提升,温州鞋企屋漏偏逢连夜雨。

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称,(利润)在2%-5%之间。今年以来,人工成本上涨了至少20%,制鞋的两大主要原材料皮革、橡胶的涨幅也在20%左右。

“政府说是扶持实体产业,可是不困难用扶持么?还不是因为要死了才扶持?”蔡骅说。在其看来,民营企业已然步入一个怪圈。实业亏损,企业需要贷款;银行不贷便找民间资本;高利贷到手放到实业上赚钱太慢,可能就一部分投入生产,另外一部分拿去钱生钱。然而这样的操作模式,却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尽隐忧。

“现在正规渠道贷款太难,去银行贷一千万需要先存款500万。这些做实业的中小企业如果不缺钱又怎么会去贷款?而高利润又一直在诱惑着,究其根底就是实业太不赚钱了。谁能逃开利润的诱惑呢?”蔡骅表示。

正得利鞋业老板跳楼,巨邦鞋业老板“跑路”,或者正因为无法逃离这个怪圈而走向极端。

产业结构之殇

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小民营企业一直被称为低技术含量、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从服装到打火机再到眼镜和阀门,这些低附加值的产业在近年来也备受诟病。

产业结构升级,这或是中国近年来最常出现的一句话,还有其他类似从“制造到创造”等。但蔡骅似乎并不认可这一点。“产业升级没错,可是似乎大家(中小企业)对升级没什么方向。”

温州政府曾经出过《关于进一步扶持大企业大集团的若干意见》,对总资产4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实际上缴税金2000万元以上、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于“低、小、散”的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但实业升级投资太大,利润又太低,更多的老板将目光转向投资新能源或者干脆做投资。信泰集团便是其中一例。上市公司也在“玩转资本”,诸如杉杉、雅戈尔、红豆等江浙传统行业企业已进行房地产开发或投资。



来源: 中国服装品牌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